关于我们
姜堰市:顺民意重实效【九游ag真人】
发布时间:2025-08-04
  |  
阅读量:
字号:
A+ A- A
本文摘要:中国绿色时报10月8日报道按照国家和江苏省政府的统一部署,姜堰市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进集体林改,该市始终尊重群众意愿,探索出一条特色林改之路,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林改乐章。

中国绿色时报10月8日报道按照国家和江苏省政府的统一部署,姜堰市从2008年开始全面推进集体林改,该市始终尊重群众意愿,探索出一条特色林改之路,谱写了一首首动人的林改乐章。明确方向,贯彻政策不走样姜堰是一个林少人多、林地分散的地区,人均林地不足0.5亩,过去分到户的林地多数被种上了农作物,有的甚至失管抛荒,栽树成了老大难问题。因此,林改时不少人主张不宜实行家庭承包,担心难以管到位。针对此情,该市通过调研,摸清了全市林地状况,了解了多数群众的想法。

在此基础上,选择了5个村作为改革试点村,把中央林改政策全部交给群众,发挥群众的创造性,找准中央政策与群众利益的结合点。试点结果表明,家庭承包形式照样可行,关键在于要落实好农民的自主经营权、处置权和收益权。由此,市委、市政府坚决贯彻执行中央政策不走样,坚持家庭承包经营方向不动摇,坚持让农民做林改的主人,一场声势浩大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。顺应民意,多模式推进林改林改事关每个农民的切身利益,他们在坚持家庭承包为主的前提下,探索形成了6种改制模式:一是家庭承包模式,对林地分布合理,农民对承包经营热情高的地方,实行家庭承包制。

二是林地均股模式,对集体统一经营的林地,通过村民表决,按均股均利方式落实产权。三是收益分成模式,对于群众自由种植的集体宜林地,由集体统一造林后通过招标落实承包人,原经营者拥有一定比例的收益权。四是合同完善模式,对于历史上划给群众承包种植的集体林地,重新完善承包合同,确保改制到位。

五是生态管护模式,对于以美化为主的常绿景观林木,落实管护责任人,林地经营收益全部归管护责任人所有。六是土地股份模式,在恢复和扩建溱湖湿地公园的过程中,周边群众以土地入股公园的经营,每年底以入股土地的股份参与分红。正确的方向,多模式的推进,使改制率达到100%,实现了林定权、人定心,老百姓得到了政策红利,全市有10.3万户家庭受益,受益人口占总人口的37%,对林改的满意度达98%。成效显著,改革带来新气象如今的姜堰,到处绿意浓浓。

改革激发了林业发展活力,全市森林总量不断增长,仅2009年就新增造林面积近4万亩,吸纳社会资金550万元投资林业;改革增强了农民营林的积极性,全市林地复合经营加快发展,林地综合效益提高80%以上。不少农民积极发展经济林木,在该市沈马路沿线,形成了以水蜜桃、黄金梨、葡萄为主的10公里特色林业观赏长廊,吸纳了2万多农民从事林业观光休闲服务。


本文关键词:九游ag真人

本文来源:九游ag真人-www.zrbang.com